這幾年投資ETF成為熱門顯學,不過可不是隨便買ETF就等於被動投資,更不等於可以無腦賺錢喔,小心在不知不覺中慘慘淪為被收割的韭菜。

YouTuber摳摳整理了幾個新手常見的NG行為,提供給大家避免犯錯。

許多剛開戶,踏入股票市場的新手和小資族來說,會把ETF當成入門的第一步;摳摳帶大家突破盲點,順便提供簡單的解法。

溢價狂買

最近幾年一有熱門ETF掛牌上市,或是宣布超高配息,常會吸引瘋狂買盤出現,溢價(註*)高的時候超過5%都有。

這時搶買就可能成為套利機制下的韭菜;正常ETF大幅折價或溢價不會持續太久,下手記得先查詢。

(備註:溢價代表ETF的「市價」大於「淨值」,例如價值10元的商品消費者願意用12元購買。)

發行價越便宜越好?

這時代新ETF發行價格是越來越便宜,從25元、20元、漸漸的15元成為主流,讓小資族更容易參與投資,卻可能誤會低價就等於風險小、賠錢比較少。

這是錯誤觀念,用元大台灣50(0050)舉例:假設現在的股價是130元,投信可以發行只要13元的版本,但投資人買到的內容物只會有1/10(成分股股數),漲跌的比例卻是一模一樣。

股利未投入

市場上季配息越來越多,畢竟台灣人喜歡領股利,不過若拿到的錢只拿去消費(吃喝玩樂),那投資的效果可是會大打折扣。



文章出自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51/6436790







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







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pa1r4lgi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