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萬事起頭難」相信沒有人會質疑儲蓄的重要性,但往往因為不同原因而未有實行,不論如何想踏出第一步「三個信封」去可幫你確切起步。

下載Yahoo財經APP

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

未開始儲蓄可以是未有儲蓄目標或自律性不足,但經歷了接近三年的疫情,大家更明白儲蓄的重要性,參考香港存款委員會去年進行的儲蓄安全感調查顯示,有68%港人有儲蓄習慣較去年上升5%、當中有六成港人認為儲蓄的目的為應對不時之需。可見疫情的出現,增加了儲蓄的逼迫性與危機感,因此本文將會介紹「三個信封儲蓄法」希望協助讀者們養成儲蓄的好習慣。

將收入分為三個信封

三個信封儲蓄法是由一位台灣的財經博客所建議的,主要的目的是把收入以等額形式分成日常使用、儲蓄和投資的部份。財經博客認為當中最重要的是投資、次要是儲蓄,最後才是生活使費。

為了簡化三個信封儲蓄法的複雜程度,博客建議善用銀行的自動轉賬功能,將每月收到收入後,請放不同存入不同的銀行戶口中,達成自動分流的作用,亦強迫自己進行儲蓄和投資。

日常開支

參考ECA International的調查發現,香港連續三年成為全球開支最昂貴的城市,因此如何控制日常開支成其中一個要點。作者建議以薪金的三分之一作為日常開支,應付日常的衣食住行開支,當然如果讀者需要樓宇按揭供款,則可考慮減少儲蓄的份額。但除了恒常供款外,如果收入的三份一未能應付日常所需,讀者需要檢討理財習慣,考慮減省非必要開支,如減少外出用餐或減少購買奢侈品。

儲蓄

正如上面提及,歷經接近三年的疫情下,大眾對於儲蓄的需求會增加。讀者可以考慮將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於儲蓄,但儲蓄不只是放在銀行活期,反而可以先預留一筆足名半年生活的費用放在定期,餘下的可以放在銀行定期或短年期的儲蓄保險,特別是把握現時高息環境。

投資

最後讀者可以將收入的⅓ 放在投資中,為了省卻研究時間,讀者可以考慮以被動投資的方法進行投資,例如投資與整體大市表現相關的ETF、行業板塊的基金。

被動投資有兩個要點,分別是「平均成本法」和「分散風險」,由於每月是以定額的方式進行投資,可因應當月的市價決定購買的數量,以享受平均成本法帶來的好處;同時,避免投資於單一市場或板塊,由於板塊之間的相關性不相同,因此投資不同的板塊有助達成風險分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