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為投資金律:現賺4%行為差距紅利,打敗90%資產管理專家的行為獲利法則- PChome 24h書店

所有投資人都應該閱讀的一本投資寶典,投資人的行為會影響市場的波動,了解投資人的心理就有較大的機會洞察先機。

這本書先用一個寄生蟲的故事起頭:幾內亞線蟲(又稱麥地那龍線蟲)病。

image

投資為何會與寄生蟲有關,書中是這麼說明的:此寄生蟲會在宿主皮下組織移動導致劇烈疼痛,有一種方式可以緩解此疼痛,但此種方式會加速寄生蟲擴散。當患者疼痛難耐,會跑到當地水源區將患部浸泡在水中,這麼做會給病人直接且立即的回饋:受感染的溫度下降,短期症狀緩解了。但一個人的快樂會危害眾人的利益,寄生蟲回到水中,回到理想的繁殖聖地,當其他人民因口渴而飲用被寄生蟲污染的水,就感染其他人,然後這樣不斷的循環。病人因為被寄生蟲感染而無法耕作,農作物無法好好照料造成產量下滑,因而引起飢荒,大家落入貧困的惡性循環。

研究人員想要根治這個因寄生蟲造成的飢荒浩劫,他們觀察了未被感染的村落,發先少數二個關鍵行為,然後將這些資訊廣為宣傳:1.在健康的村落,當發現自己的朋友家人被感染時,他們願意提出來討論。2.在受感染者最痛苦的時候,他們會被隔離在遠離公共水源的地方。藉由這二個行為轉化為標準程序,讓這個寄生蟲感染幾乎銷聲匿跡。

在投資上我們可以學到很重要的事情:1.投資者都會受到自己心魔的絆腳石,我們必須承認自己在投資心態上的不足及弱點之處。2.你必須承認抑制因恐懼和貪婪而起的疾病方法,就是嚴格的遵守一套關鍵行為準則。行為準則非常簡單,難就難在執行上。

投資人的自我矛盾之處:1.為了求生存,必須投資風險性資產。2.在投資風險性資產,尚未做好心理準備。這表示我們覺得自己應該進行投資,但卻因為眾多情緒與心理影響,做出與自己預期相反的行為。之後書中介紹了10個行為投資法則、5大行為風險、4大投資行為規則及5種選股方法。

1.校準自己的行為,投資人最大的問題,就是自己。無論市場如何改變,自己的選擇才是影響最大的。

2.如果可以的話請一位行為教練,客觀指出投資決策的盲點。若你有信心可以自己擔任自己的教練也可以,重點是可以讓你免於做出錯誤的決策。

3.控制自己對市場價格波動的非理性焦慮。當悲觀值上升到最高就是進場時機,當大家都樂觀時則是脫手的好時機。熊市、衰退和特別不穩時的市場,是獲得高回報所必須付出的心理代價。

4.情緒會影響你對市場的判斷與交易常識。好的投資總是無趣的。要管控自己的情緒,當感覺情緒快失控時,可以進行以下活動:運動、重新定義問題、限制攝取咖啡因、和朋友聊一聊、不要立刻行動、轉移注意力、將自己的情緒貼上標籤、寫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、挑戰毀滅性悲觀思維、盡可能控制思路。

5.在市場上你只是眾多的普通人,你並不特別。就跟所有事物一樣,只是腐爛有機值的一部分。需要有自覺:與其他市場參與者相比,我並沒有比較聰明或更懂得自我控制。

6.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規畫投資,而非以指數來評估績效。減少對整體經濟的擔心,增加對自己財務的關心。

7.預測,是不可能的事(預測工作留給氣象播報員就好)。預測應該以概率、審慎觀測和研究為基礎。

8.市場過剩現象必然不持久。現在沉淪者,來日必復興;現在榮耀者,來日必衰朽。均值回歸的概念。未雨綢繆,做好財務上的準備,讓自己能在饑荒時享受盛宴,在豐收時儲備糧食。

9.多樣化表示會留下一些遺憾。我該如何透過學習新技巧和打造新關係的方式,來多樣化自己的個人與職場風險?

10.永遠要注意風險。對我自己的長期財富創造而言,我就是最大的風險來源。做好風險管理。

這本書另外探討被動指數投資的缺陷與盲點,書中是這樣表示:

金融指數是一個人類積極干預下所誕生的產物,也因此會受到投資者偏見的影響。被動型投資最大的問題在於它系統性的違反買低賣高的原則。被動型投資法常採取資本加權,意味著一間公司股票總市值越高,在指數中所佔比例越高。採取資本加權的指數基金概念是有缺陷的,資本加權的投資組合導致價格過高的股票被過分放大,而價格過低的股票被過分低估。當股票價格高漲導致投資吸引力下降,在資本加權指數架構下,高股價的力量反而成長;反過來也是,這將導致我們進行買高賣低的行為。

五大行為風險:

1.自我風險:包含支持選擇偏誤、過度自信;確認偏誤、稟賦效應、賽邁爾維斯反射:反射性拒絕某些與自身所珍視想法或觀點相異的資訊。控制的錯覺、錯誤共識。

2.資訊風險:基本比率謬誤、盲點偏見、訊息偏差、未知規避、保守主義、瑣碎性:對於微不足道資訊過度看重的傾向。正常化偏見。

3.情緒風險:情意的捷徑、同理心差距、消極偏見、樂觀偏見、鴕鳥效應:用假裝風險不存在的態度來規避風險。風險補償、自制偏誤。

4.注意力風險:錨定效應、可得性偏誤、注意力偏誤、本土偏誤、框架效應、單純曝光效應。

5.保守風險:損失趨避、安於現狀偏誤、沉沒成本謬誤、正常化偏見、零風險偏誤、處置效應、雙曲貼現:為了此刻的利益情願大幅減少未來可得的回報。

四個規則導向投資行為:

1.一致性—程序可以打敗人類:將投資決策自動化,針對買進、賣出、持有等設定系統參數,然後徹底執行。

2.清晰度—忽略市場雜訊:簡約是細膩的極致。針對投資決策設定3~7個重點,忽略其他雜訊。

3.勇氣—留在市場是最重要的事:最好的辦法,就是經常的維持無所作為,不行動很多時候是最好的行動。

4.集中—更聰明的多樣化策略:只有當投資者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,才需要廣泛的多樣化。確保自己投資組合有25~30檔,且沒有任何一個產業比例過高。

五種選股方法:(書中稱五種選股法為5p,並表示:(1).5p最大目標就是讓我們在選擇股票時,能會得更有利的機率。(2).5p並非永遠有效)

1.價格:價格會影響人們對品質的感知。價格投資是一種風險管理。價值股能以較低的波動性及一致性,帶給投資人更大回報。如果是現在的價格,我願意買下整間公司嗎?並有系統的避開昂貴的股票。

2.資產:品質至上的買進策略,注意以下指標:淨所得、營運現金流、資產報酬率、收益的品質、長期債務vs資產、流動比率、在外流通股數、毛利率、資產周轉率。隨著時間過去,品質將會得事廠的認可。

3.陷阱:考慮風險。在事情真正發生之前,預先設想那些地方可能會導致表現不如預期,並依此做調整。1.考慮替代方案。2.尋求反對意見。3.追蹤之前所做出的決策。4.避免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做決定。5.了解誘因。長期而言,不輸才能讓我致勝。

4.人:跟隨領袖。仔細觀察內部人士如何運用他們的錢與實際行動。

5.推力:順勢操作。擁有動能的股票通常能繼續保有向上的續航力。

上面分享的觀念或許有些破碎零散,主因是若每個觀念都深入描述會讓重點變成又臭又長的文章,但若沒出現關鍵字對本人來說無法做出一些觀念連結,因此變成只能如蜻蜓點水一般,點到為止。

這本書個人非常推薦,主因是書本結合了被動投資及主動投資的優點,弱化此二者的缺點,讓投資人的報酬率可以比平均值(被動投資)更好,且在主動投資的建議上又結合了基本、籌碼、及技術面,也提供了許多風險管控的建議,是一本內容相當豐富的書籍,從這本書至少可以再連結延伸出10本更專精的書籍,算是一本有點難又不是太難的投資書,推薦給大家。

 

 



本文出自: https://herry1028.pixnet.net/blog/post/337242809







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







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