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ock markets
Stock markets

在投資市場競爭愈趨激烈下,愈來愈多投資達人建議散戶買入追踪一籃子股票表現的指數基金,原因是被動指數基金過去十年表現不錯,而且幾乎什麼也不用做便跑贏半數主動投資基金,「性價比」相當高。可是,被動指數投資與其他策略一樣,太多人跟隨必導致盈利減少,那麼被動投資市場是否飽和了?

巴菲特的一場著名打賭

過去十年,被動投資的表現的確十分豐厚。若買入代表全球股市表現的MSCI World Index,連同股息的平均年回報達7.7%。

股神巴菲特於2007年便與對沖基金經理塞德斯(Ted Seides)有項著名打賭:塞德斯挑選五隻對沖基金,認為10年內其平均投資報酬率會跑贏巴菲特挑選的標普500指數基金。結果10年下來,塞德斯所挑選的一籃子對沖基金年均複合回報率僅2.2%,慘輸標普500指數基金的7.1%年均複合回報率。

這項打賭說明了即使是專業投資者,要跑贏大市也不容易。散戶投資於被動指數基金便幾乎等於什麼也不用做、不用研究,便跑贏一半市場上主動投資者的回報,這不是很划算嗎?

過去十年乘著牛市的便車

可是,廣告也有云:「投資過往表現不等於將來表現。」若放眼未來十年的話,被動投資的表現還要視乎被動投資市場是否已飽和。與其他任何策略一樣,若太多人跟隨被動投資策略,則被動投資的盈利必然減少。

換句話說,假若市場有大多數人皆投資到被動指數基金的話,個別股票價格出現過高或過低的機會便會增加,此時一些主動選股的投資策略便會變得更有利可圖。

因此我們要問的是,被動投資市場現在飽和了嗎?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。根據《華爾街日報》,2019年美國的被動指數基金市值佔了市場總市值的14%,相比於2010年的7%,已躍升了一倍。同時,過去十年是美股整體表現最佳的其中一個十年。所謂「站在風口,豬也會飛。」在這十年間不加思索地被動投資在指數基金中的確可乘牛市的便車。

結語

不過,但當長遠股市回報回歸平均數,市場轉為牛皮時,投資者便不能再乘市場的便車。此時個別選股能力會變得非常重要,因此未來十年想投資有豐厚回報的話還是下功夫個別選股、研究公司的業務及財務等基本因素為妙。

編輯:Yan

延伸閱讀

  • 「6:3:1」法則如何幫助新世代成百萬富翁?

  • 全球股災後應如何投資您的現金?

  • 「六罐子理財法」如何幫助職場新鮮人理財?

  • 熊市到來為何投資者應每月入貨?

  • 新手投資現時仍可買盈富基金?

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。作者Roy Sze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。

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(www.fool.hk) 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