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覺得p大不算被動投資人,應該算是資產配置施行者,因為p大基本上是沒有在進行"投資"的。

每個人都會做資產配置,只不過絕大多數人就是隨興而為,聽朋友說xxx不錯,就買一點,聽同學說yyy不錯,也買一點,套牢了不爽,再攤平一點,攤到沒錢了,啊就算了不要再買了...多數人就是無意間會做出不同的配置。

不過真正的資產配置是要真的算出比重來的,然後這還不是重點,重點是要真的的去執行才有用。

精確的配置一定得要搭配再平衡有會有效果,這有點類似定期定額的長期效果,同樣的金額,價格高了單位數就買的少,價格低了單位數就買的多,這是簡單的數學平均數計算而已,加權平均成本就是會低於算數平均成本。現在流行另一種定期不定額的方式,低點扣多一點,高點扣少一點,這其實就是在放大定期定額的效果,不過也是有缺點的,萬一一路向南或是一路向北,一種是套牢到滿手,另一種則是看著別人賺。

p大的配置方式比較單純,就是股票/現金,每年平衡一次,這種方式簡單有效,不過很難推廣,因為從多數人的回文來看,真正理解這個獲利原理的人不多,也就是很多人搞不懂這樣是能怎樣賺錢?當市場波動越多次、幅度越大時,p大這種方式的獲利就越高,當股市上漲時,因為再平衡的關係,自然會減碼股票部位而增加現金部位,而接著當股市下跌時,又會減少現金部位而增加股票部位,這樣一來一回,總資產就會上升。

其實p大這種做法的中心思想是總資產的概念,看的是總資產的長期增加,而非獲利,可偏偏p大又喜歡拿大盤報酬率來到處比較,老實說我是覺得有點矛盾。像我自己也是在推資產配置的觀念,跟p大一樣的總資產的視角,但我是不看報酬率的,因為平衡配置的報酬率都是要5年、10年以上才會比較明顯,而且當沒有大波動時,報酬率反而變差。


本文出自: https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291&t=5484272&p=8







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離婚證人資格







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pa1r4lgi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